孟昭飞|大国大家--让影响力人物载入史册

财经商业 2℃
 

  中国书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涵概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美学与历史,它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染和激励了代代人的思想精神并造就了人的高尚品德。在如今我国发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书画艺术更是能体现匠心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社会文明的精神表达,追求卓越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艺术家,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具有时代影响力,《大国大家》让影响力的人物载入史册,他们的作品极具品质与卓越性,深受大众喜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认可。

 
 

  孟昭飞,别属孟之,号颐和堂主,江苏徐州人,1957 年出生,教师出身,本科文化,中共党员,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国非遗艺术传播大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互联网联盟艺术总监,《人民美术报》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丹青翰龙巴黎国际艺术中心特聘书画家,墨宝收藏签约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

  自幼酷爱文学诗书画艺术,勤于文,痴于书,迷于“二王”。从童年时期为邻里乡亲写春联到高中毕业后进入县属企业搞宣传、再到恢复高考师范专业毕业后从教 14 年,为他书法奠定了一定基础,改做行政工作退休后,研习书法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习书以楷入手,临学历代名家;行书多研“二王”和赵体,上追魏晋,下摩宋明;篆隶取法秦篆汉碑;草书效仿右军各贴、怀素《自叙帖》、孙过廷《书谱》等,久习成体,师古不泥,逐渐形成端庄秀丽、潇洒俊逸、正大气象之书风。

  书法创作坚持“情融墨潤、字表吾心”理念,做人秉承“修身悟道,志远情高”铭言。曾荣获“联合国非遗贡献奖”、“莫奈国际艺术奖金奖”、“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书法研究创作》课题成果一等奖”、以及全国各类书法大赛 50 多个奖项。先后被有关艺术机构授予“国礼艺术家”、“全国书画名家”、“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华民族杰出书画艺术家”、“中华文化和谐使者”、“中国文化艺术优秀传承者”、“最具文化魅力艺术名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功勋书画家”、“‘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国礼艺术大师”、“中共‘十九大’提贺艺术名家”、“最具创作力的书画名家”、“人民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作品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书法五大家—沈鹏、张海、李铎、米南阳、孟昭飞》,《孟昭飞、刘文西——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墨海同舟-—苏士澍、孟昭飞作品集》,《中国艺坛两大家——孙晓云、孟昭飞》,《书道载艺,艺道磬声——孙晓云、孟昭飞书法二人集》,《一带一路“国家名片——新时代艺术大师靳尚谊、沈鹏、孟昭飞》,《第一文化频道——靳尚谊、孟昭飞传记》,《翰墨大爱、艺术抗疫(丝绸版)》,《党旗下的功勋人物——彭丽媛、袁隆平、钟南山、孟昭飞》,CCTV《大国大家》,《艺坛风云人物》,《共和国红色文化楷模》,《艺术家优选工程》等百余部优秀作品集册;书论著有《挥毫歌盛世,泼墨写春秋》、《情融墨润,字表我心》、《让艺术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书家不可太任性》、《心之力,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书法歌诀》,《墨海心舟——论书法艺术中情感与技法的共生关系》,《七用密码——解析千年书法的心法真传》等。数十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百余幅作品已被人民大会堂、部队、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多国艺术机构收藏。

 
 

  书论贤家 笔墨雄才

  ——记著名书法家孟昭飞

  书法要得非凡造诣,实践要与思想并作双翅,既有立笔之功,亦有立言之勋,方可以在翰墨春秋得授古今永传的佳名!王羲之作兰亭序,亦写笔势论。欧阳询作九成宫,亦论三十二法。孙过庭的书谱则是笔法与笔论的精彩合成。这些历代书法大家,皆因书论精研、书道卓修而成为翰墨硕星。当下,观赏孟昭飞先生的书法作品、品读他的书论,感觉亦是一位磨砺于实践、精彩于思索的翰墨能家!

  孟先生用笔写书法,同时用思考琢磨书论,积数十年笔墨历练,写下《心之力,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一篇周备而细致的书论,洋洋二千八百言,从六个层面论述自己的书法证见,正是实践出真知的典范,为书论的发展增添了浓重一笔,可以写入书史。令当代人阅之可以豁然心胸,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富有书法思考力的孟先生,作书法绝无书奴之拘,亦无书匠之俗,执笔写书法,功在传文化!所以他的书法最有金书锦字的文化品质,可以见证文人书法的龙脉在当代仍旧有铺陈推动的大手笔。他诸书皆成,博涉多优,是一位书法的全能手。篆籀精研,饱满圆厚。汉隶飞逸,蚕头燕尾。楷法无欺,正大气象!尤其写得一笔遂心应手、天质自然的行草作品,可以把书法本为线条艺术的真谛,表现得无以复加、惟妙惟肖!

 

  赵子昂论书法,有用笔千古不易之谈。所谓不易,贵在用笔的千变万化。孟先生作行草,深谙此论,执笔写万类之像,变化无穷。一笔纵达,如虬龙蜿蜒,亦是鸾凤徘徊!忽而映带,则见激楚浪以成文的雅致。他的书法完全没有江湖书法的粗糙感,也不是展临体的造作像,唯心而运,心与笔合,写得心手双畅,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这等娴熟至极的笔法表现,恰是追风二王,深师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伯远帖的真功夫。唯有心追手临,才可以把晋韵书风表现得炉火纯青,毫无滞碍。精确地掌握着用笔的速度,快时写作惊雷驰电,如若飘风骤雨惊竦。慢时写成约花分柳,恰是落花飞雪何茫茫!

 

  书论贤家,笔墨雄才。孟笔作书法,除了笔法精妙之外,又有用墨的变化玄机,浓淡干湿写得干净流丽,无浊意,无蚀状,导之则如泉注,顿之则如山安,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笔墨双佳,翰海神通!又在锋须往来之际,把书法结体构造的高低有趣,伸缩得体!最有依书抒情的表现力。心逸时写辽原俊马轻驰。心激时写状如楚汉相攻战!从用笔、用墨、结体、章法诸多层面,把书法艺术的魅力呈现得极致精妙。形神兼备,尤贵于神!翰墨大家,尽皆如是。书法渊妙,代不绝人!

  著名书画评论家 郑青原 (艺名田园)

  2021 年 4 月 13 日

 
 
 
 
 
 
 
 
 
 
 
 
 
 
 
 
 
 
 
 
 
 
 
 
 
标签: